二氧化氯空气消毒机|空气净化器|带充电功能电源|风景区环境监测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 网站首页
  • 二氧化氯空气消毒机
  • GSP监控系统
  • 空气质量监测
  • 大棚监控系统
  • 产品展示
  • 关于安立德
  • 联系我们

327
980
1
2
3

产品分类

  • 二氧化氯消毒机|除甲醛|空气净化
  • 物联网云平台|环境监测软件
  • 带充电消防电源|工业电源|安防电源
  • 环境监控系统
    • 养殖场环境监测系统
    •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 风景/旅游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 农业大棚温湿度系统
    •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 医药环境监测系统
    • GSP冷库冷藏车温湿度监控
    •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扬尘系统
  • 温湿度记录仪|变送器
    • 智能仪表|温湿度记录仪
    • 温湿度变送器
    • 水质五参数分析仪
    • 汽车冰箱除味

在线客服

  • 高工
  • 刘工
  • GSP监控系统
  • 机房环境监测
  • 大棚控制系统
  • 空气质量监测

安立德微信公众号

最新成功案例

仓库温湿度监控|粮情检测系统|粮食无线测温系统
公司承接河北邢台一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项目,该项目从设计、安装全部是一次性通过。
1

友情链接

  • 气象站
  • 电源|环境监测
内容编辑 内容编辑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应用前景尚好 技术瓶颈仍需克服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16-12-05 08:19   864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近日,环保部起草《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随着土壤治理工作的全面展开,环境监测事业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机会,但技术上仍有许多瓶颈仍需克服。

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环境保护部起草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要加强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的监督管理,防止造成污染危害。

土壤环境不仅关系到生存环境也决定着农产品的安全性,进而影响人们健康。土壤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能够检测土壤质量最简明直接的手段就是土壤环境监测,它可以对土壤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土壤中各类污染物的含量,为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使得该技术被环境监测领域广泛应用,例如:氢化物发生法(HG)、激光熔蚀法(LA)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这些方法在土壤样品分析检测时对土壤中痕量元素的测定和分析中经常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这三种技术与其他新型技术配合使用构成了一种新型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既能对信息进行获取又可以进行处理和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中使用“3S”技术,可以快速实现对土壤采样和调查等,方便对土壤环境情况的掌握,并建立土壤信息系统。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也让环境监测工作更加简单快捷的展开,土壤环境监测中主要是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监测数据快捷的传递到处理中心,监测人员可以访问数据中心,并实施对土壤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在线控制和监测。

与此同时,生物技术发展迅猛,生物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也大量的采用生物技术,例如:PCR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这些技术通常被应用于土壤监测和生物恢复等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大气与水环境质量检测网络,土壤监测点位有望尽快划定。环保部表示,“十三五”期间,要全面建成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

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看来,当前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有四个方面的困难:底数不清、法律法规缺失、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不够健全、监管能力亟需加强。尽管我国重点实验室现已具备土壤中150多种有机化合物检测能力,包括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等。但由于我国土壤质量标准较为简单,监测范围不明确,技术瓶颈无法检测等因素,都成为制约我国土壤环境治理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国土壤环境监测事业虽然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仍克服巨大的困难。当前主要任务是土壤的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和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的建立。随着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逐渐补足漏洞,污染防治工作将会得到质的提升。这就要求环境监测行业的相关企业着力投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土壤监测技术的应用程度,政府同时给予资金的支持,规范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共同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全国免费电话:400-877-8227;QQ:562537819
Copyright © 2009-2019,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安立德科技有限公司 ©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Power by 建站之星|美橙互联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29515号-2